在2022至2024年的四川省考申论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提出对策的题型,在对策题当中找问题对考生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而对策题的难点就在于对策的来源。川量公考为大家梳理了以下几个来源渠道。
(1)材料中可能会有一些现成的对策表述
这些内容通常是由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专家学者、相关利益者等提出的。例如,某专家在材料中建议“加大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训力度,由政府牵头,联合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定期的电商运营知识和技能培训”,这就可以直接作为对策引用。
(2)根据材料中呈现的问题来推导对策
如果材料指出“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道路状况差,导致农产品运输困难”,那么就可以反推出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状况,确保农产品运输通畅” 的对策。
(3)借鉴材料中提及的成功案例的经验
比如,材料介绍了某个国外小镇通过建立“社区农场”,将闲置土地利用起来,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区和谐。在回答对策题时,就可以提出 “学习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发闲置土地资源,建立社区农场模式,推动农业发展” 等类似对策。
(4)材料中出现的失败案例也能提供思路
例如,材料提到某个城市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由于宣传不到位,居民参与度低。那么对策就可以是“在推行政策时,要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如社区宣传、媒体报道、学校教育等方式,提高居民对政策的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
(1)考生平时积累的政策法规知识可以为对策提供依据
比如,知道国家对于环保产业有税收优惠政策,当题目涉及促进环保企业发展的对策时,就可以提出“政府应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对环保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扶持企业发展”。
(2)对社会热点的了解也有助于提出对策
例如,当前互联网发展迅速,智慧政务是热点话题。如果题目是关于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就可以借鉴热点经验,提出“推进智慧政务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提高办事效率”。
川量公考的分享有没有打开你的思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