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考申论,作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深度考量。而要在申论作文中斩获高分,立意与论证是两大关键要素。川量公考将从这两个方面剖析申论大作文的高分秘诀。
立意是申论作文的灵魂所在。正确且深刻的立意,是从对给定资料的精细解读中得来的。首先,仔细剖析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关键一步。例如,若题目涉及“四川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发展”就是核心关键词,考生需要围绕这些关键词去挖掘资料中的相关信息。
在研读给定资料时,要善于抓住资料的核心主旨。四川省考的资料往往围绕本省的实际情况展开,可能是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经济发展趋势等。如资料中详细描述了四川一些古老村落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但同时旅游业发展又为其带来机遇,那立意就可围绕如何在旅游发展契机下实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来确定。要从现象看到本质,从个别案例归纳出普遍适用的观点,如从具体村落的文化与旅游融合,拓展到整个四川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发展路径,让立意具有深度和广度,符合四川省考对于考生理解和分析本地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
论证则是让立意丰满、文章有说服力的骨架。
(1)举例论证——以实服人
举例论证在申论写作中十分有效。以四川本地发展案例为佳,比如在论述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时,可以列举成都锦里古街。详细阐述锦里如何将三国文化、四川传统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古街的建设与运营中,通过特色小吃、手工艺品、传统表演等多种形式,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拉动了当地旅游经济,还让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弘扬。这样的案例真实可感,能够有力地支撑论点,同时也体现了考生对本地情况的熟悉程度。
(2)对比论证——凸显优劣
对比论证可使观点鲜明。比如在讨论四川不同城市的产业转型策略时,可以对比传统工业城市攀枝花和科技新兴城市绵阳。攀枝花在面临资源枯竭困境时,通过发展阳光康养产业等新路径实现转型;绵阳则凭借科技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对比两者转型的背景、措施和成效,能够清晰地展现不同发展模式的优劣,从而很好地论证在产业转型中要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的观点,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3)道理论证——以理服人
引用政策文件、领导讲话、专家观点等进行道理论证也不可或缺。例如在阐述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四川发展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结合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政策要求,从理论层面阐述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四川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使文章具权威性。
川量公考提醒您,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逻辑连贯、语言规范。各论证段落之间要有清晰的过渡,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同时,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准确无误,避免出现模糊不清或表意不当的情况。这样,才能写出一篇立意深刻、论证有力的高分申论作文,在四川省考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