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师资格笔试试题每日一练(7月10号篇)

川量公考
2024-07-10

川量公考今天为大家带来四川教师资格笔试试题每日一练7月10号篇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1.下列正确地理解儿童的发展的是( )。

A.儿童的生长变化过程

B.儿童的生理成熟度变化

C.儿童在身心两方面的量变和质变

D.儿童心理成熟度的变化


2.儿童开始有较稳定的态度、情感、兴趣等,个性初具雏形的时间是( )。

A.3—4岁

B.4—5岁

C.5—6岁

D.6岁以后


3.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中期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 )。

A.情绪作用大

B.活泼好动

C.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D.开始遵守规则


4.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

A.稳定性

B.可变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四川教师资格笔试试题每日一练(7月10号篇)


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是对儿童身心发展的( )规律的解释。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身体的发展是指婴幼儿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包括形态的增长和功能的成熟。心理的发展,是指婴幼儿的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故本题选C。


2.【答案】C 解析:5—6岁的幼儿开始有较稳定的态度、情绪、兴趣等,个性初具雏形。故本题选C。


3.【答案】A 解析:“情绪作用大”属于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互统一的。故本题选B。


5.【答案】D 解析: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同的质构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所以又称为“年龄阶段”。故本题选D。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篇